简述互联网下的新机遇数字经济新动能
郭子敬
山西福慧传佳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030000
摘要:互联网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在搭乘网络技术提供的各种机遇以促进自身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项新兴动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存在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新时代更当以正向面对并克服数字经济种种弊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新引擎的作用,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数字经济作为新动能的潜力。
关键字:数字经济;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发展新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寻找契机,数字经济则是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的同时,由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及在各领域的普及所带来的,使其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成为新常态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它将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抓手。
1.准确把握数字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2017年,中国信通院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根据这一概念,我们不难理解,数字经济实则是一个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入到经济社会各个层面之后所产生的新型经济系统,是将信息和商务活动数字化的经济形态。与以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而言,数字经济又将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数字经济根据独特的结构和运作形式使其具有快捷性、高渗透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快捷性体现在其以线上互联为依托,在突破时间约束的前提下,缩小了信息传输、经济往来的时空跨度,提升了经济运行的整体节奏;高渗透性体现在根据数据本身的特点,普遍应用于社会发展各个联网领域,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模糊产业界限的趋势;可持续性则体现在与传统经济业态不同上,数字经济在最大程度上脱离了对自然及环境的依赖,从而减少了对于有形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结构走势决定了其未来要继续寻找新的动力和增长点,数字经济凭借其培育新型产业业态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并且在产业升级的总需求下,能够切实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销售渠道和消费方式,使其逐渐演变成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国政府在政策准入和民间鼓励等诸多方面都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政府在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系列政策的激励下,搞活了民间数字化经济发展,带来制造业、金融、交通以及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的数字化创新,并实现了互联网普及率、上市互联网企业数量、总体市值等多重成果的爆发式增长。
我国的数字经济虽已略显成就,但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旧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总量、创新能力、产业发展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这使得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亟待得到充分挖掘。
3.数字经济新动能的表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数字经济在日新月异的突破中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和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动能表现主要见于其在促进产业现代化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个方面。
3.1数字经济带动产业创新
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使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谋求产业发展新布局,他们或者搞基础平台,或者直接进入智能互联大行业,皆以自身核心技术为中心,凭借大量的用户和数据优势,走出一条物流、制造、能源等产业互联的道路,从而带动新的产业变革。数字经济不仅开拓出多个互联网+制造业的成功案例,在制造业这一主战场大展拳脚,而且也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和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的现代转型。
3.2数字经济带动商业模式创新
以往的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重点以营销手段进行市场的开拓,其增长与否主要依赖市场规模效应。近些年,我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愈加强调更好的去满足消费需求,凭借巨大的市场,我国网购用户数量、网购渗透率以及电子商务交易额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这使我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然而,对市场数量扩张的单纯依赖并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商业模式必须做出由数量扩张型到深度应用型的转变,以融合促进创新。得益于以数字经济为载体的互联网发展,使应用推广和研发产生良性的互动关系,推动融合性商业模式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4.数字经济现存的问题
数字经济会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但在我国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与发达国家的对比中也日益突显了其亟需调整的诸多不足。
4.1数字经济发展的侧重点过于狭隘
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仍侧重在网购、互联网金融等下游产业,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只能作为一种替代性增长将线下活动转移到线上,虽然在交易成本上有所降低,但原有增长空间并未实现拓展。并且数字经济对于如钢铁、煤炭等传统重型行业的技术改造较少,使得传统产业虽然也在加速转型,但并未实现显著升级。
4.2宽带基础建设有待提升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宽带信息基础建设正在稳步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具有资源分散以及信息孤岛现象明显的特点,给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困扰。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的同时并未相应提升与产业相配套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宽带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成为数字经济提升的又一瓶颈。
4.3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模糊和界限淡薄,加强对知识产权尤其是跨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内在知识产权、专利和技术研发保护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数字核心领域也未形成专利体系,导致在推动专利体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后劲不足,从而难以形成制度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等领域的推动作用。
5.对策建议
5.1拓展市场空间
在充分挖掘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需求,并且在扩大网络信息设施覆盖面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网络技术的深度应用,进而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更为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和产品。不仅如此,在数字丝绸之路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形成数字经济生态圈,以跨境电商为抓手,以信息示范区为先导,以数据共享为依托,搭共享共赢新平台。
5.2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紧跟5G时代新步伐,发挥自身移动互联核心技术的优势,积极制定宽带设施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尽可能消除信息鸿沟,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实现数字经济的高度普及。同时,要加快宽带网络实现从数量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推动网络信息从产业领域的遍布到产业机制的渗透,用服务质量逐步取代服务数量。借鉴区域特色优势,发挥高新产业集群效应,极力引领产业、互联网和市场的良性联动。
5.3重视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数字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解决该问题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切实做到实现保护数字产权的目的,以增强对权利人产权保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借以法律权威加大信息安全力度,认真评议和审核法律标准,实现法律对网络犯罪的全覆盖,确保监管机构、企业和个人在参与数字经济发展中都能有法可依。
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借鉴网络技术在各大领域的应用,依托大数据平台必然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国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将这种新模式与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充分的结合,让数字经济渗透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当中,用经济新动能撬动五位一体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阳梦华.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学理探究[J].财讯,2019,(24):162-163.
[2]刘婷婷.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新动能[J].中国集体经济,2018,(7):12-13.
[3]袁宏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J].企业管理,2020,(1):24-25.
[4]龚艳.新时代“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实践[J].现代管理,2019,9(05):63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