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明建设 >> 文章内容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析

[日期:2021-12-02]   来源:中华文化报  作者:颜志彬   [字体: ]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析

姓名:颜志彬

单位:福建省康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 泉州

邮编:362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都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而中医文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因此,在新时代下,研究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措施四方面展开探析讨论。

关键词: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创新;

中医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既要保证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又要孜孜不倦、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发展特点对中医健康养生文化进行创新,是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不断发展的木本水源。

1.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1.1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中的“以养为主、治在病先,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也是中医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强身防病是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基本思想,强调防微杜渐治未病,把握生命与健康的整体观念与辩证思想,重视心理因素,把人类、社会与环境联系起来,贯穿始末去理解和对待人类健康和疾病。

1.2意义

伴随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加上“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必将在建设健康中国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创新和发展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推动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产业进步,是发展国民经济尤其是医疗健康服务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2.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不可否认,中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有精华的同时也有糟粕,但传承传统文化和创新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或取代,而是融合和发展。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将传统的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的健康养生理念相结合,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比如,将中医的整体观、中医健康养生思想与现代的大健康观相融合,探索真正适合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将传统的中医药医疗、养生服务经营方式与现代市场化、产业化的营销模式相融合,优化健康服务,发展中医健康养生产业。

因此,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其实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方向和生命,两者不可偏颇。保持和发展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统内涵,同时实现中医健康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才能使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发展永葆青春和活力。

3.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3.1监管不力,政策力度不够

随着人们对养生和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产业的文化及商业潜力迅速提升。综观中医健康养生文化行业,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存在监管不力、政策力度落实不够等弊端,人们或盲目跟风,或无所适从,急需进行顶层设计、规范标准治理。

3.2中西医文化结合不够

中医和西医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中西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把人生看作是自然之像的流程,西医学将复杂的生命整体简化为实体单元。比如西医所针对的只是一个疾病模型,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患者。因此,由于存在诸多文化差异性,在西医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3缺乏专业高素质人才,教育科研问题较大

纵观全球,传统中医药发展处于尴尬的处境。很多国家其实并未进行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认可,中医药文化知识也不会被列入正规医学教育范围内,而本科以上的中医药专业开设较少,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国内外关于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相关的高素质人才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科研无法得到保障。

3.4目前的养生节目形式保守,针对的人群具有局限性

大多仍局限在中老年人群,很难吸引中青年的关注,针对性高的青少年中医药健康科普节目更是空白,亟需专业学者与媒体专业人士跨界整合,拓展创新,打造专业、时尚、符合不同人群欣赏口味的传媒节目。

4.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措施

4.1重视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要强调产权保护

我国中医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但是在中医药书籍中大部分通过古文记载具体用量用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知识的有效传播。因此,我们要重视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对传统的中医药文言文书籍进行梳理、分析、整理,便于知识更好地传播。另外,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成熟和发展,也可以用大数据方式记录、传承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同时注重专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传承与发展中医健康养生文化。

4.2建立专门的中医药生产质量规范、新药临床试验质量规范等相关标准

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为推动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发展,仍要进一步不断完善相关规范。加大监管力度和政策落实力度。标准化管理后的产品质量才更有利于得到患者的信任和青睐。

4.3注重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

加强与多个发达国家的紧密合作,尝试联合办学,增加开设中医系、中医专业相关课程,,要增加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教育资金和科研投入,大力弘扬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扩大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在国际教育之间的交流和传播。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合作项目和学术成果,推动中医健康文化的创新有序发展。

4.4实现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中医药文化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相关从业人员和诊所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和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增长数额明显。就当前整体情况看,虽然我国从业人数相对不少,但是我国中医药普及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急需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对从业人员进行分等级、 分专业、分模式的培训,要提高中医药从业者数量和诊所数量,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对从业人员进行分等级、 分专业、分模式的培训。同时注重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核心理念、技术方法等内容的挖掘传承,营造正规、良性的中医健康养生行业形象。

4.5加大新媒体平台宣传力度,提升养生节目的专业化、时尚化

文化传播是搭建中医健康养生知识与百姓健康生活的桥梁,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播的专业水平、表现形式、实用价值、审美素养等都是重要的导向标准。专业学者与媒体专业人士跨界整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打造专业、时尚、符合不同口味的传媒节目,加强个性化宣传,培养正确的健康养生意识和中医药文化认同,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做到有效传播和广泛推广。

4.6尝试拓展更多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创新的新模式

社区能够为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提供新的载体,同时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将资源投入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弥补群众投入的不足;提升政府监督和管理作用。二是提升健康养生文化的核心价值。比如在建立健康社区时,可借助基础公共产品,展开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打造个性化套餐和配套服务。三是保证公民的主体性,提高非政府部门的主动参与性,各社会成员相互协作。例如,高校师生走出校园,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社会,为构建健康社区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让群众享受良好的服务和提高校园发展质量的同时,促进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传承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开拓中医药发展创新模式,才能保证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名副其实的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医健康养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提升传承质量,研究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积极寻找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契合点,成为中医健康养生文化重要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本文对中医健康养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初步探析,能够为今后中医健康养老文化的发展夯实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孙相如,严暄暄,何清湖. 中医健康养生思想审视: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维度[J]. 医学与哲学,2020,41(02):57-60.

[2]杨硕鹏,卜菲菲,周亚东. 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哲学基础和当代价值[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04):50-51+54.

[3]杨硕鹏,卜菲菲,周亚东,张亚辉. 刍议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方[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03):32-34.

[4]严璐,何清湖.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其新媒体传播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8,24(24):43-45+48.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