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益报讯 “每周关爱一个老人。”11月9日,冬日的暖阳洒在平和县坂仔镇仁山村的土地上,由福建省扶老救孤公益服务协会打造的公益项目 “八闽公益行・每周敬老情”第58期活动,在协会漳州办事处的精心组织下,携手众多志愿者与合作单位,在此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关爱特困老人活动,为当地困境中的老人与家庭送去了冬日里的温暖与希望。
本次活动得到了多方力量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由福建省扶老救孤公益服务协会漳州办事处、平和县健安社工服务中心、厦门沐风社工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各方秉持着“关爱老人、传递温暖”的共同理念,凝聚力量,为仁山村的特困老人家庭带来切实的帮助。
活动现场,爱心人士齐聚一堂。福建省扶老救孤公益服务协会副会长、漳州办事处主任曾新龙亲自带队,与协会副秘书长尚碧,志愿者管理委员曾木椿、曾文海,志愿者曾水滚,理发师曾美娇一同前往;平和县健安社工服务中心主任黄慧贞、厦门沐风社工服务中心社工曾丽娟也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其中,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此次公益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初心。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以志愿微光,护困难群体;以社工担当,兴和美乡村。这是我们机构此次公益活动的主题。”平和县健安社工服务中心主任黄慧贞说道。
本次活动的物资捐赠环节充满了爱心与关怀。平和县健安社工服务中心深知特困家庭的生活需求,精心准备了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以及适合孩子的学习用品,为家庭解决基本生活难题的同时,也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支持;厦门沐风社工服务中心则考虑得更为细致,捐赠了电风扇、厨房电器等实用家电,还有衣服、鞋子等日常衣物,以及雨伞、雨衣等应对天气变化的用品,更贴心地准备了沐浴露、洗衣液、洗发水、洗洁精、毛巾、肥皂等清洁洗漱用品,全方位满足老人与家庭的生活所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深切关怀。
此次活动的慰问对象主要聚焦于仁山村两名困境中的老人家庭,他们的生活现状令人揪心。第一个家庭的主人公是77岁的赖爷爷,他已被脑血栓困扰20余年,常年卧床,身体状况极差;其妻子今年67岁,身体同样羸弱,时常遭受骨头疼痛的折磨,行动不便。这个家庭还承受着巨大的变故,其子媳均已离世,只留下一个正在平和五中读高三的孙子。家中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全家的生活只能依靠政府的补助勉强维持,生活的重担与困境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
另一个需要重点关爱的家庭,是一位赖爸爸,今年73岁。他的健康状况十分糟糕,因脑中风已先后住院治疗超过6次,近期还需前往平和县医院继续接受治疗,目前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无奈之下只能转至平和县南山仁爱院居住,日常照料全靠院方;其妻子今年56岁,患有一级智力残疾,生活同样无法自理,缺乏自我照顾能力;更让人担忧的是,他们的儿子在仁山小学毕业了,却因家庭困境尚未能到初中部就读。社工在前期上门走访服务时发现,该家庭的居住环境脏乱差,不仅影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亟待改善房屋卫生条件、添置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帮助孩子重返校园,让孩子能在校园中正常学习与成长。
在了解到两个家庭的实际困境后,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一系列暖心服务。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拿起扫帚、抹布,仔细地为老人家庭打扫屋内屋外的卫生,清理垃圾杂物;有的则耐心地整理家具,将物品摆放整齐,让原本杂乱的房间变得整洁有序;还有的志愿者专注于清洗厨房的炊具与餐具,将油污彻底清除,为老人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理发师曾美娇也发挥自身技能,细心地为老人和孩子修剪头发,让他们以清爽的形象迎接生活。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老人家中,亲切的话语、贴心的举动,让老人与孩子的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此次“每周敬老情”第58期活动,不仅为平和县坂仔镇仁山村的两户特困老人家庭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与鼓励。未来,福建省扶老救孤公益服务协会及各合作单位将继续秉持公益初心,持续推进“八闽公益行・每周敬老情”项目,汇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走进更多困境老人家庭,用实际行动守护老人的幸福晚年,让关爱与温暖传遍八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记者郑军)
责编:潘增丰


